球场知识普及

网球运动的传人和传播

 
文章附图

十六、七世纪,网球在西欧已经流行,19世纪中叶传人美国。现代网球使用的球、球拍、球网、服装和它的一套训练方法及比赛规则等形成于19世纪,此时网球已在全世界盛行。19世纪中叶,我国在鸦片战争后陆续开放了一些沿海通商口岸,西方的官员、商人、传教士和驻军络绎而至,网球运动由他们带进中国。

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对外开放,西方人士纷至沓来。根据1848’年的有关资料记载,当时就有一些外侨拍打戏耍英式古老睁室内手墙球,手墙球即是网球的前身。1860年,英法联军侵华,英军占领天津紫竹林作练兵场,随后逐渐增设田径场、足球场以及网球场,这是我国建立网球场的最早记载。1876年,上海以外侨为主的网拍总会建造了两片草地网球场施工完成,球场两端的挡墙是水泥与石块砌成的。这些建筑原材料,皆由日本的长崎市海运而来。这两片草地网球场,是上海最早的标准网球场。当时,上海网拍总会还专门雇用了两名中国人为场地管理人员,负责草坪的整修和保养,同时他俩还兼职陪伴会员打球的差事。

在中国传播网球运动得力于基督教会。19世纪后期,英、法等国先后在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广州、香港等地创办教会学校,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基督教青年会。许多传教士和外籍教师喜欢打网球,他们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,体育又是青年会的主要活动内容,网球场施工活动应运而生,甚至有些县城都建了网球场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,建校最早的教会学校都有网球活动,如:上海圣约翰大学、沪江大学、震旦大学、苏州东吴大学、长沙雅礼大学、广东岭南大学、北京燕京大学、广州夏葛医科大学、北京协和医科大学、浙江之江大学、南京金陵大学、山东齐鲁大学、四川华西协和大学。

其它的如天津、青岛、香港、福州、厦门、宁波等许多城市都有教会学校(包括中学),当时教会大学在校学生占我国大学生总数的80%,他们参加网球活动,也带动当地其它学校师生参与,校际之间经常举办比赛。 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1届全国运动会,是由基督教青年会发起组织的,该会体育干事埃克斯纳担任运动会主席,比赛只设四个项,目:网球、篮球、足球、田径。

到了20世纪20年代,网球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,一些公共体育场都有网球场地设施 1929年,国民政府公布《国民体育法》,要求“各自治之村、乡、镇、市,必须设备公共体育场”并曾规定,球类项目场地包括网球场。安徽等省明令要求:县公共体育场内网球场至少两片。这对推动网球活动起了良好地作用。历史资料表明,国民政府时期,除边远地区外,各省都有一些县城建有网球场开展活动,其中以学校居多。参与者除学校师生外,多为外侨及当地社会上层人士。